這次到德國及中歐旅行一個月,待在德國的時間有兩週以上,較能體驗當地生活,也因此發現許多與台灣差異很大的現象。
由於德國畜牧業發達加上政府大力補助,當地奶製品很便宜,一公升鮮奶不到1歐元,折合台幣約30元,而當地政府不鼓勵使用塑膠,加上水龍頭的水即可飲用,所以瓶裝水都很貴,一瓶0.6升的水要價2.5歐元以上,此外,拿鐵咖啡也是2.5歐元,每天要喝拿鐵的我,就想到了一個好方法,每天早上買一瓶牛奶,將我從越南買的濃縮咖啡粉加到牛奶裡,既補充水份又有飽足感,喝了幾天,皮膚紅癢,開始拉肚子,我才發現,原來我對牛奶過敏!
為什麼在台灣生活了38年,到今天才發現我會對牛奶過敏呢?
好朋友給了我一個有點嚇人的答案:我在台灣喝到的牛奶或是乳製品都不純。
想想恍然大悟,說實話,在德國瑞士吃到的乳製品:冰淇淋,起司蛋糕,優格,喝到的牛奶,咖啡奶,奶精(德國及瑞士的奶精是濃縮牛奶,不是合成植物性奶油),真的都跟在台灣,中國吃到的不太一樣啊!而且德國食物非常簡樸,幾乎不加任何添加劑調味料,或是能讓口感更好的修飾澱粉,令我更加懷疑我在台灣吃到的食物是怎麼回事!?
所以,回台灣之後,我就開始很用心看食品包裝上的成分標示,不看不要緊,一看,從前吃過的食物,一半以上都不敢吃了。不是添加相似口感的澱粉類增加重量,例如:奶粉裡有麥糊精,啤酒酵母。優格還加了果膠,幾乎沒有奶味(優格不是就是生奶加上發酵菌嗎?),再來就是很多防腐劑延長食物壽命,然後過度調味,糖,鹽,油,修飾澱粉拼命加讓食物變又香又滑,客戶就會重複購買,消費者吃下肚子的東西,有一半都不是購買時想攝取的營養,真是可怕!!我跟我媽開玩笑,我們吃的比瑞士牛還差,這真是很真實卻讓人笑不出來的笑話。
上圖:用奶粉,動物膠,柑橘果膠製成的優格。
食衣住行育樂,除了交通之外,德國基本民生必需品消費很低,尤其是食跟衣。
農牧產品政府提供補貼,畜牧業發達,乳製品超級便宜。講究環保,降低運送時的里程數污染,農牧產品有90%都是國內自產,若是產季,國內產的新鮮蔬果也便宜。
糧食的價格以不能重複生產的肉類價格比較高,例如:雞肉,牛肉(肉質乾澀,相對而言美牛日牛的肉質鮮嫩就很人工化),豬肉(德國人調味很輕,無法處理豬肉的腥味,一般就是做成火腿了),魚排(不會調理,為了保存用鹽醃的很鹹,吃過一次就不會想再吃,不過應該不會加防腐劑)。至於可以重複生產,例如:雞蛋,青菜水果,麥類雜糧類,價格就非常便宜。
政府對於加工品有很嚴格的成分規定,例如:啤酒的成分:水,麥,啤酒花,酵母。有時候會抱怨就是這種管太多的政府讓食物變得單調又難吃,不過相比之下,真實卻不一定美味應該是食物的最低標準吧!至少不會像台灣一樣,超市貨架上有太多令人驚悚的食物,色香味俱全卻都是人工添加物。
雖然當地食物很便宜,德國人也不會過度消費,浪費糧食。相反的,不熱衷品嚐美食,講究營養健康,食物不過份調味,不過份加工,清淡飲食,除了早餐相當豐盛之外,午餐很隨意,晚餐簡陋到你會覺得這個國家或家庭很窮困。
餐廳販賣的餐點調味也非常簡單,不會美味到讓人念念不忘,所以當地人反而習慣在家自己動手料理自己吃。
注重運動,除了高速公路之外,大眾運輸系統很方便,馬路上車子不多,反而騎腳踏車健身的人很多,德國人很愛飆速腳踏車道比寬闊車少的馬路還要危險,就連後座有小孩車速也很快,常常看到被載小孩因顛簸而痛苦的表情。
愛運動所以身體健康,當地80多歲的老爺爺老奶奶跟台灣或是日本的老人看起來都不一樣,骨骼強健,看著他們你絕對不會想到老態龍鍾,風燭殘年這些形容。
心得:1.德國旅行真的能讓人學習簡樸健康的生活。2.德國人還是要偶爾吃美食心情才會好一點:P